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呕吐

经行呕吐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呕吐经来惯呕吐。指每值经期出现恶心呕吐,并伴随经期反复发作。多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内阻、或伤于水饮所致。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损伤脾胃、经行之际,气血下注,脾气益虚,胃失和降,症见经行恶心呕吐,胸闷腹胀头晕气短精神倦怠,乏力思卧,治宜补益脾胃,降逆和中,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因肝气抑郁、横逆犯胃,经行时肝血益虚,气火偏旺,挟冲气上逆,胃失和降,症见经行呕吐泛酸,胸闷烦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暖气呃逆,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柴胡疏肝散左金丸。若素有痰饮,经行冲气较盛,饮随冲气上逆,《叶氏女科证治》云:“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谷,不能下胃。”症见经行食后,作呕欲吐、或吐涎沫,暖气频作,治宜豁痰降逆,方用旋复代赫汤加茯苓。若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痰,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

猜你喜欢

  • 萸芍熟地汤

    《辨证录》卷十方。熟地黄二两,山茱萸、白芍药各一两。水煎服。治肝肾阴虚,不能养心,至夜口干舌燥,心烦失眠。

  • 传尸

    古病名。指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大都男女传尸之候,心胸满闷,背髆烦疼,两目精明,四肢无力,虽知欲卧,睡常不着,脊膂急痛,膝胫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

  • 栝楼仁

    出《药性类明》。即栝楼子,详该条。

  • 阴液

    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均属阴分,故名。

  • 大三关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详该条。

  • 宛陈则除之

    针灸治疗法则。凡外伤瘀积、丹毒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可用针刺或三稜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法等治疗。《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张景岳注:“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

  • 手指平推扣拨法

    推拿方法之一。简称指拨法。见该条。

  • 鼻须

    即鼻毛。详该条。

  • 资生健脾丸

    即资生丸,见该条。

  • 神不安啼

    病证名。见《片玉心书》。多由胎热,引起心神不安,入睡时热扰于心,故睡中突然自哭,并有心烦,易惊等。治宜清心安神。用安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