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编》卷三:“问蟠肠生是何缘故,是用力过度耳,产母平日气虚,临产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又复如此,若能等到瓜熟蒂落,焉有此怪异。”即盘肠生。详该条。
病名。即热泻。《古今医鉴·泄泻》:“热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详热泻、火泄条。
即头摇。见《伤寒论·平脉法》。详头摇条。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即避年。详该条。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者。此说始于西晋·王叔和,隋唐医家,日相传演,其说益繁。《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千金要方》:“凡小儿自生三十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