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羊舌

羊舌

病证名。见陆乐山《养生镜》。舌体歪斜的证候。多为风邪伤及心肺所致。其症舌斜左边,眼亦斜左边;舌斜右,眼亦斜右。宜针刺金津玉液肩井肺俞少商中冲等穴。

猜你喜欢

  • 腰酸

    证名。指腰部酸楚不适的感觉。多因肾虚所致。《张氏医通·诸痛门》:“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方用青娥丸、六味丸、八味丸加减。然腰酸与腰痛有相似之处,且常可酸痛并见,也有虚实寒热之别。参腰痛条。

  • 积热泄泻

    病证名。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而致。《症因脉治》卷四:“积热泄泻之症,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治宜清肠胃积热,方如黄

  • 罗晃子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 逆经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经期中或行经的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经郁火炽盛,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或阴虚肺热,热伤肺络所致

  • 下消

    病证名。①见《丹溪心法·消渴》。又称肾消、消肾。《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本症多因肾衰不摄所致。主要症候为小便特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饮,面黑耳焦

  • 四部医典蓝琉璃

    藏医学著作,藏名《据悉本温》。清初著名藏族医家德西·桑吉嘉措编著。成书于1686年。本书是目前流传的对《四部医典》的标准注解本。《四部医典》成书后,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未能及时传播。直至十二世纪才由宇陀

  • 张士政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荆州(今湖北境内)人。精外科,善治骨折,对复杂性骨折病人,使用药酒麻醉,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肉,剔除碎骨,外贴药膏,封闭伤口,即愈。

  • 肉皂荚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肥皂荚,详该条。

  • 地苦胆

    ①见《陕西中草药》。为土贝母之别名。②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苦地胆。③见《四川中药志》。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 黄花马豆

    见《滇南本草》。为铁马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