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版。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产宝百问》。即月经。详该条。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车前子、知母、茺蔚子、人参、防风、茯苓、玄参各二钱,黄芩一钱半。为粗末,水煎,去渣服。治枣花内障,症见风轮旁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状。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①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即眉梢外侧端凹陷处稍上方。《奇效良方》:“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②推拿穴位名。即龙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