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尚有肺燥作泻亦属外感。详各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丹毒的刺血疗法。《幼幼集成》:“用上清磁器,轻轻敲破,取其锋锐者一枚,将箸头劈破,横夹磁针,露锋于外,将线扎紧。以磁锋正对丹毒之处,另以箸一条,于磁锋箸上轻轻敲之,其血自出。”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末医家。名石壁。宗陈文秀的学术思想,撰有《痘疹八十一论》,但其论述小儿病有自相矛盾之处。已佚。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干燥。《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
五癫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湿结脑,脑汗止得之。”参见癫、五癫条。
指冲脉。《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参见冲脉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