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五。又名阴囊毒、外肾痈、囊发、囊脱、脱壳囊痈。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症见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脱,甚而睾丸外悬。治宜泻肝火、利湿热。初用龙胆泻肝汤,后期宜滋补调理。未溃外敷
傣医方书。周兆奎等主编。全书载傣医古验方200首。涉及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骨伤、五官、皮肤、传染等各科用药内容。为整理和研究民族医药提供了丰富资料。199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脉学著作。4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作者采辑《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有关脉学理论,参以已见荟萃编成。全书共40则,阐述脉义、脉法、生理及病理脉、经络、经穴等内容。原书略有残缺、重复或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白芍药一钱半,川芎、当归各一钱,柴胡八分,栀子、牡丹皮、龙胆草各四分。水煎服。治肝血虚,胆汁少,有怒火者。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见《广州植物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