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杜鸿渐条。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足胫无力,麻木痠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云面皮上有滓如米粒也。”由皮肤腠理感受风邪或因面敷胡粉,粉气入于腠理而成。类似粉刺。
病证名。小儿肠寄生虫病,以蛔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钩虫为多见,尤以蛔虫、蛲虫病发病更为普遍。这些肠道寄生虫病,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因小儿接触污染的环境机会多,虫卵通过食物或蚴虫接触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志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