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病证名。即产儿脐带绕颈。清·员从云《产科一得》:“绞脐,门户既正,儿顶已露,而不得产,乃由儿转身时,儿项为脐带所缠绊也。”详碍产条。
出《神灸经纶》。即颊车。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牛膝、菟丝子各一两。酒浸晒干为末,以酒煮糊为丸,空腹酒送下。治腰膝疼痛,或顽麻无力。
黄苔有黑色斑点。主里热实证,多为胃肠实热,宜用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病名。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简称真中。系指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医略十三篇》:“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症见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治疗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珍珠母,详该条。
①指大自然不同方向的八种风。出《素问·八正神明论》。王冰据《灵枢·岁露论》注曰:“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古代认为不同
【介绍】:见邹福条。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用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中医外科学(包括皮肤病、痔漏、瘿瘤等病在内)的基本内容。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