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冷泄泻

虚冷泄泻

病证名。《活幼心书》:“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治宜温中,用理中汤

猜你喜欢

  • 木笔花

    出《蜀本草》。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 黄帝杂饮食忌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2卷,已佚。

  • 托里十补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 手丫疔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手丫发。见该条。

  • 猫蓟

    出《本草经集注》。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 耵聍

    (níng宁)又名耵耳,俗称耳垢。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灵枢·厥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

  • 热灸

    与冷灸相对而言,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等。

  • 脑衄

    病证名。指鼻出血甚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血证论》:“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乃鼻血多,溢从口出,非别有一道来血也。亦非真从脑髓中来,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因名之曰脑衄

  • 大黑蚂蚁

    见《中国动物药》。为蚂蚁之别名,详该条。

  • 五谷

    ①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五种谷类。《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②指杭(或作梗,俗作粳)米、麻、大豆、麦、黄黍(见《灵枢·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