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即蛇啮。详该条。
即蛇啮。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槐角,详该条。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见该条。
【介绍】:见张世贤条。
病名。出《中藏经》卷上。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参见瘿条。
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久则成为瘘疮。《素问·生气通天论》:“陷脉为瘘。”
儿科著作。1卷。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治法,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反对用寒凉攻伐。书中列述慢惊风症候,并介绍经验方2首。内容简要,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小儿诊法之一。诊察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此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从《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是观察指纹的颜色和
古针法之一。火针之类。即将针用火烧热后,迅速刺入,即行拔出。《灵枢·寿夭刚柔》:“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鍼药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