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封君达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即海底漏的别名。
①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青记,脸如墨,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内服通窍活血汤。类似色素失禁症。②指胎生青记,详该条。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为细末,先用醋慢火熬,加大黄、桃仁、虻虫搅拌,再入朴硝搅拌,为丸,鸡子黄大,在酒中浸一夜,每服一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带下,经闭不通。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阳暑。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参苓白术散之属;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
【介绍】:见李中梓条。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