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贼风

贼风

①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因其乘虚而入,具有贼害性质,使人致病,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王冰注:“窃害中和,谓之贼风。”②《灵枢经》篇名。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即邪气,对人体是有贼害性质的;本篇以讨论贼风伤人为主,故名。篇内阐明人所患病的外因是感受了四时不正之气,然而主要是由于身体早有宿疾或七情所伤,正气不足所致,而不是什么鬼神作祟。③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七:“贼风。……其证痛而不热,痛则不能按抑转动,不热则身内索冷,欲得热熨,即小宽也,加以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彻骨,或遇冷气相薄,则结瘰疬偏枯风热相薄,则变附骨疽。”又“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当归饮方。”

猜你喜欢

  • 三焦秘

    病症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大便秘结之由于三焦不和者。《丹溪心法附余·燥门》:“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用搜风润肠丸。参见大便秘结条。

  • 水马

    出《抱朴子》。即海马,详该条。

  • 雷氏清凉涤暑法

    即清凉涤暑法,见该条。

  • 喝起草

    出《斗门方》。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即皮肤。《灵枢·九针论》:“皮者,肺之合也。”参见皮毛条。

  • 血崩腹痛

    病证名。指因患血崩而兼腹痛。血瘀者,腹痛拒按,血块下后则痛减,治宜行瘀止痛,方用四乌汤加莪术,或用失笑散;血虚者,腹痛喜热喜按,治宜养血止血,方用胶艾四物汤。

  • 王末

    【介绍】:隋代小儿科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疗小儿杂方》十七卷,均佚。

  • 足心痛

    证名。《张氏医通》卷五:“足心痛。足心及踝骨热疼者,为肾虚湿著,命门火不归经,肾著汤,下八味丸。肥人多湿痰流注,足心作痛,但久坐卧,起则痛甚,行动则缓,宜肾著汤合二妙散。”参见脚心痛条。

  • 颧赤

    证名。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出《灵枢·五阅五使》。《景岳全书·面病》:“两颧鲜赤,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多因肝肾阴亏,虚阳上孚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为主。方用八仙长寿丸、九补阴丸等。亦有心火

  • 寒凝气滞

    寒邪凝涩而使气化阻滞的病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寒邪致病多出现疼痛、腹胀、胫肿、拘挛或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