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高濂条。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
针刺麻醉法之一。指针刺入穴位后用电麻仪(即电针机)通过毫针输入电流而达到镇痛目的,以施行手术的方法。它是在电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麻方法。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针麻手术。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风热毒邪入于手足少阳经而引起的瘰疠。其症多伴发于热毒疮疡的患儿。如头、面和颈部疮疡,则颈部出现瘰疬。轻者略有疼痛,可以自愈。重者局部红、肿、痛、热,并有显著触痛及发热
【介绍】:见黄承昊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药粉加米糊制成线条),有腐蚀作用。用于死肌、顽肉、瘘管及不知痛痒的疮疡,插药往往用剧毒的矿物药,应注意选择适应证,细心使用。
乳子,吮食母奶的婴儿,乳子脉即婴儿的脉象,见《景岳全书·脉神章》。三岁以下的婴儿,其诊脉方法有不同于成人之处:一般以一息八至为平;诊脉只候其脉象,一般不分别其寸关尺部位;脉象以浮沉候表里、迟数候阴阳寒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本症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所致。常伴有腹满不进饮食、嗜睡、烦躁、口热等。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葛根黄连黄芩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