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泰(太)阳脉

足泰(太)阳脉

经脉名。即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膊(腨),出于(腘);枝之下脾(人体部位名,未详);其直者,贯□,夹脊,□□,上于豆;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其病:病足小指废,膊(喘)痛,(腘)挛,脽通,产(生)痔,腰痛,夹(挟)脊痛,□痛,项痛,手痛,颜痛,产聋,目痛,(鼽)(衄),数瘨(癫)疾。诸病此物者,皆灸泰阳脉。”

猜你喜欢

  • 始胞

    指妇女怀胎三月之称。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

  • 绒毛鸡

    见《中药志》。为乌骨鸡之别名,详该条。

  • 茎垂

    阴茎和睾丸的合称。《灵枢·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

  • 燃法

    即捻法。见该条。

  • 太素脉考

    见太素脉秘诀条。

  • 苡仁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薏苡仁,详该条。

  • 清胆安神

    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 六号剥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凉至宝散,见该条。

  • 续随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续随子十四粒。为末,水煎去滓,放冷顿服,当吐泻愈。治血黄,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见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蛇咬,吐逆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