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病证名。属月经过多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伤脾,中气不足,冲任失固,血失约制所致。症见经行血量过多,或行经时间延长,色淡,质稀,面色白,精神疲倦,气短懒言,或心悸,小腹空坠等。治宜补气摄血,健脾固
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相当于肩胛骨的脊柱缘。《伤科汇纂》:“肩胛骨……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病名。又名穿腮。即骨槽风。详该条。
指鼻中隔。实际由三骨组成,即鼻软骨、筛骨正中板、犂骨。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简称《类聚方》,2600卷,已佚。
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著,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经加工或提炼,与辅料混合后加压而成。片剂具有用量准确、体积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是临床常用剂型,如银翘解毒片、橘红片、穿心莲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