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公景
【介绍】:
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介绍】:
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介绍】:见程迴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眼反、唇反、舌反、项反、脚反。为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
刺法名。直刺一针,同针孔左右各再斜刺一针,一穴三针,形如鸡爪,故名。《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见《滇南本草》。即樱桃枝,详该条。
出《婴童百问》。即赤游丹。详该条。
中心黑苔而润,舌边白苔。为表里虚寒证,症见畏寒,脉迟而弱,宜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见《伤寒舌鉴》)。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