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活幼心法条。
见《本草述》。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介绍】:见臧中立条。
证名。指寒症与热症间代而作,日发一次或数次的症状。为伤寒少阳病主症。《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类证活
【介绍】:宋代医生。广州人。曾专心研究医学,常为贫苦人治病而不受酬报。
①(zú)。①尽、终、全,引伸为终究。《灵枢·邪客》:“愿卒闻之。”《千金要方》:“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②人死亡,称卒。③众多。②音促(cù)。①同猝。急、暴、突然。《素问·刺热论》
病名。《疡医准绳》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详该条。
病名。亦名月经涩少、月经滞涩、经水否涩、经水涩少、经乍来乍少等。指月经周期虽准,但血量少于正常,或经行时间过短,量亦过少,甚至点滴一、二日即净。有血虚月经过少、血寒月经过少、血瘀月经过少、肾虚月经过少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婚后不孕,不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