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又名瓜藤漏。症为肛周生漏,疼痛出脓,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漏孔三五不等,脓水淋漓,病程缠绵。治法: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常用挂线疗法,配合熏洗汤坐浴,或用加味天然散。内服
【介绍】:宋代人。善养生。著《寿者传》三卷。
用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腺体等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称为动物脏器食疗方法,简称脏器疗法。因动物脏器组织系“血肉有情之品”,其作用主要是培补精血、补益脏气,故历史上又常称为“以脏补脏”。动物脏器作为
经外穴名。见膝眼条。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