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饮片新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见情思情即精液自出者。《寿世保元·浊证》:“因见闻而出者,曰漏精。”详滑精条。
天行时疫的一种。见《续名医类案·奇疾门》。多为血枯而感天时不正之气所致。以其肉推之则一堆,平之则如故为特征,并见头痛发热,恶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无力等症。治法不宜单从发散,须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首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介绍】:见徐复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环山。祖籍江苏金陵。祖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迁居于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主张依五行原理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