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疔疮。见该条。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病证名。为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多因肺胃火炽,薰灼咽喉,或血分伏火上攻所致。症见喉关或内或外,红肿疼痛,或有口臭、口干苦、便秘溲黄等。治宜清解热毒,凉血消肿。方用清咽润燥汤、银翘散或***地黄汤等加减。若
出《石药尔雅》。即胡桐泪,详该条。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蒙古族。任尚膳院使,统领尚食、尚药局。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牛蒡子一钱半,甘草五分,荆芥一钱。水煎服,日二次。治痘疹咽痛,痘起迟缓。
又名气口、脉口。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属太阴肺经。《难经·二难》:“从关至鱼际是寸口。”《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