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髀关

髀关

经穴名,代号ST31。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当缝匠肌外侧,与会阴平高处;或于髌外上12寸处取穴(《类经图翼》)。另说“在伏兔后交分中”(《针灸甲乙经》,“伏兔后,骻骨横纹中”(《医学入门》);“约伏兔后一寸许”(《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腰、髋、股、膝痛,下肢屈伸不利、麻痹瘫痪;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136)。②人体部位名。大腿前上方股关节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股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

图136

猜你喜欢

  • 延陵君炼气法

    气功功法。以“闲气”为主的练功方法。见于《云笈七韱》卷61。其方法:取静室处,散发,宽衣,覆被,正身仰卧,展脚及手于席上,勿握固。待全身安排舒适后,即便调气,候气得所(候气和调),咽之便闭气令闲;又冥

  • 转膝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下肢并立,上身前倾,微躬其腰,双手掌分按于两膝,旋转活动膝关节。适用于治疗膝部疾患。

  • 茎物

    即阴茎。详该条。

  • 观身集

    丛书名。清·叶志诜编集。刊于1850年。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绂《十二经脉络》,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沈金鳌《脉象统类》,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阐明

  • 蟾蜍草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 毛耸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 崔氏脉诀

    见脉诀条。

  • 宣痹通阳

    通阳法之一。宣散痹阻、温通阳气的方法。如胸痹证,因胸阳不振,浊阴上逆,痹阻气机,用栝蒌薤白白酒汤。

  • 寮刁竹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 嘎齿

    即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