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鲁府秘方

猜你喜欢

  • 臂阴

    臂的内侧。《灵枢·经筋》:“循臂阴入腋下。”

  • 关蛰

    太阴经阴络之称。《素问·皮部论》:“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张景岳注:“关者,固于外;蛰者,伏于中。阴主藏而太阴卫之,故曰关蛰。”

  • 大火

    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 血虚秘

    病证名。指阴血不足,肠道欠润而致的大便秘结。多见于老弱、产妇、病后或发汗、利小便过度而津涸者。《万病回春·大便闭》:“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其症头眩心悸,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涩,

  • 哈文台

    【介绍】:清末医生。履贯未详。曾在江苏金陵、江宁、镇江等地居住。太平天国军攻克江宁时,哈氏应太平天国国医李俊良之邀,为东王杨秀清治疗眼病,效果良好。

  • 养津液

    即生津。详该条。

  • 散俞

    又称散穴。《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张隐庵注:“散俞,络脉之俞穴也……盖春气生升于外,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

  • 忪(zhōng 中)悸

    即心悸怔忡。《证治要诀》卷九:“忪悸者,本无所惊,常心忪而自悸。”详心悸、怔忡条。

  • 汗血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

  • 肺积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皮肤寒,……主皮中时痛,如蝨喙之状,甚者如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