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即壁钱,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见《滇南本草》。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5。出《灵枢·寒热病》。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三脉之会。位于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中点(《针灸甲乙经》)。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目外
见幼科直言条。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鼻毛。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