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杨士瀛条。
指色泽浮浅明润。与沉浊(暗晦)相对。面色浮泽,病属腑属表。《灵枢·五色》:“浮泽为外。”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蜘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医学入门》卷五:“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参血呕条。
指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旁行的经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经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