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角风

三角风

药材名称三角风

拼音Sān Jiǎo Fēnɡ

别名爬山虎(《广州植物志》),异叶地锦、小叶红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吊岩风、三皮风(《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全年可采。

原形态秃净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叶形多种,在幼枝上的为单叶,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宽2~4厘米,有锯齿;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为指状3小叶,小叶具极短的柄,近革质,侧生的基部极偏斜,卵形至阔披针状卵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尖锐或不规则的锯齿,两面均秃净。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具柄,为伞房花序式排列,短于叶,多次2~3歧分枝;花长约3毫米,5数,有时4数;子房卵形,上部收缩而成一短的花柱。浆果熟时黑色,直径约6毫米,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我国南部均有分布。

性味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苦涩,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解毒,接骨。"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创伤。"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异叶地锦藤茎或根一两,石吊兰一两。炖猪脚爪连服三至四次。

②治偏头痛:异叶地锦根一两,防风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连服三至四剂。

③治便血:异叶地锦藤茎、黄酒各一斤,加适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两天服完。

④治带状疱疹,异叶地锦根磨汁外涂。(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接骨:三角风根、倒触伞根(即白泡刺根)、白蜡树根皮各一把。拌苦酒糟,捣绒,炒热外包,酌情换药。(《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风湿疮毒:三角风根五钱,野花椒四钱,石菖蒲四钱,老陈艾三钱,枫香果四钱,金银花藤四钱。熬浓汁,洗全身。(《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疖毒、创伤:三角风根皮加苦参、野桑根等捣烂,拌和酒糟或黄酒,做成饼状,烘热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金钱草

    药材名称大金钱草拼音Dà Jīn Qián Cǎo别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铜钱草(《草木便方》

  • 鳖甲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药材名称鳖甲胶拼音Biē Jiǎ Jiāo别名别甲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生境分部主产山东、河北

  • 扇叶人字果

    药材名称扇叶人字果拼音Shàn Yè Rén Zì Guǒ别名野黄瓜来源毛茛科人字果属植物扇叶人字果Dichocarpum fargesii (Franch.)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蜀葵叶薯蓣

    《中药大辞典》:蜀葵叶薯蓣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拼音Shǔ Kuí Yè Shǔ Yù别名龙骨七(《贵州草药》),穿山龙、细山药(《云南经济植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薯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

  • 白托柄菇

    药材名称白托柄菇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

  • 斑鸠

    《中药大辞典》:斑鸠药材名称斑鸠拼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原形态山斑鸠,

  • 木姜子茎

    《中药大辞典》:木姜子茎药材名称木姜子茎拼音Mù Jiānɡ Zǐ Jī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茎枝。随时可采。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无毒。&q

  • 狮子尾

    药材名称狮子尾拼音Shī Zi Wěi别名麒麟尾、龟背竹、麒麟叶来源天南星科狮子尾Epipremnum pinnatum (L.)Engl.,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涩,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