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益都方物略记》。为月季花之别名。②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蛇根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即指纹深沉。主病邪在里。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火郁发之,谓汗令疏散也。”火郁,指热邪郁而内伏;发,发泄、发散。如温热邪至气分,症见身热、心烦,口渴无汗,舌苔粗黄,须辛凉透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