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病名。即瘰疬大小不一者。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详瘰疬条。
见《天宝本草》。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伤寒病邪在里的病证。①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为里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
通壅。壅塞不通。《素问·大奇论》:“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胜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所出现胀满等症。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囊痈。见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眼之上胞振跳,常牵及眉际,俗称眼眉跳。详胞轮振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