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恣酒嗜燥,痰火升扰,阴虚火炎等所致。“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缭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审视瑶函》)。某些内障眼疾,可出现此候。
见《东还纪程》。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皮肤顽麻,搔之无所觉知。《圣济总录》卷十一:“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治宜调气
见炅则气泄条。
见《丹溪心法》。为海浮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徐表南州记》。为补骨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清金丸第二方,见清金丸条。
证名。指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
病名。指便血之先下血、后排便者。《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病脉证并治》:“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景岳全书》谓:“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肠风、脏毒多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