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口问》。同息道,详该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指中药材加入酒中浸泡,作酒饮用的一种剂型。详酒剂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介绍】:见张睿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水谷利。指小儿食物不化,与水液杂下的腹泻。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其症伴有
即肌腠。《素问·生气通天论》:“陷脉为痿,留连肉腠。”详肌腠条。
证名。指郁热外达而致出汗。《伤寒直格》卷下:“世所谓交阳者,非阴寒交热以为阳热也,乃怫热蓄之于里而郁热乃发,则交传出之于表之阳分,是谓交阳,而后作汗也。”可用凉膈散调之,甚者宜黄连解毒汤。
出《本草图经》。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始设风科,元代医学分十三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专门诊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宋、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