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诊断学专著。2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整理而成。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周身部
书名。上海中医学会编。成书于1960年。系据专题讲座稿整理修改而成。全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着重阐明人体脏腑功能、生理及病理机制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书分三篇。上篇为总论,概述脏腑的区别及其基本性能和功能;中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佚名《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多因脾经湿滞所致。症见两睑赤烂,时痒流泪。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
书名,见荀勗《中经薄》,1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出《神农本草经》。即竹沥,详该条。
【介绍】:见金义孙条。
见《证治要诀》。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