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亡名氏《双燕草堂眼科》。双目细小称夹视。
方书名。1卷。明·吴旻辑。刊于1530年。书中选辑各科验方(包括一些成方)汇编而成。分为诸虚、药酒、痰、眼目等共30门。选方以实用、简便为原则。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
证名。见《素问识》卷八。又称四肢别离,详该条。
医论著作。元·朱震亨撰于1347年。1卷。共有论文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详该条。
出唐·侯宁极《药谱》。为常山之别名,详该条。
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诸脏之盖,百脉所朝。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常先犯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故称娇脏。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