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囟陷

囟陷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足,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加之病久伤阴,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故令囟门下陷,并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等。如枕部同时下陷的,尤为严重。治宜培元补肾,用固真汤(《医宗金鉴》:人参白术肉桂茯苓山药黄耆甘草附子、姜、枣);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

猜你喜欢

  • 杨维桢

    【介绍】:参见李调条。

  • 不谢方

    方书名。又名《世补斋不谢方》。1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 左右配穴法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 百劳

    ①经外奇穴名。《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

  • 蒌根

    出《雷公炮炙论》。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 新刻温隐居仙方前集

    书名。系《温隐居海上仙方》的一种传本。详该条。

  • 妊娠小便不通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转胞、转脬、胞转。指以脐下急痛为主症的小便不通。多因强忍小便(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或惊恐暴怒,水气上逆,气迫膀胱,使膀胱屈戾不舒所致。治

  • 风涎

    六涎之一,指因风气蒸动痰涎,填塞胸中,以致闷倒无知者。治宜顺其风气,使胸中之痰涎随气而下,则痰涎自顺。

  • 地青杠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 水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