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
人体部位名。古人解、骱通用。同节骱,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关节,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该条。
病名。见《医学入门·淋》。指因感受暑邪而成的淋症。实症宜用山栀仁、五苓散、益元散;虚症用生脉散。暑月汗多而小便赤涩者,宜春泽汤、桂苓甘露散。参见淋条。
【介绍】:见胡珏条。
病名。系指因邪毒结聚壅塞喉间而发之喉闭。《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聚毒塞于喉间,痰涎稠实发寒热者。”参见喉闭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见该条。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著有《后续医典释解心明海》。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即珍珠散第一方,见珍珠散条。
同肺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