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①指口之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②《说文解字》:“口边也。”泛指口唇。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病名。常见于重症中暑。指感受暑邪,热极神昏,卒然痉厥的病证。《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大人暑癎,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乱,手足瘛疭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详血热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扣中,自号和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常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人治病。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即赤白游风色赤者。即胎热丹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