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青带。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名。出《外科医方》。即手心毒。见该条。
经脉名。即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钜(《礼记·三年间》注:“大也”。)阳脉:潼外踝娄中,出郄(脚)中,上穿胀(跟),出厌中,夹(挟)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病:潼(
即大杼。《灵枢·背腧》:“背中大腧,在大杼骨之端。”马莳注:“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病名。指盘肠而生的痔疮。《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多因气血虚损,湿热侵入大肠所致。症见直肠脱出二三寸,痔核如棉子大,环聚而生,肿痛溃浓,甚或阴部亦肿,过劳易发,治宜托里排脓,兼服金蚣丸、中九丸。外用麻凉膏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