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舒氏伤寒集注条。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冬青子,详该条。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介绍】:见黄帝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指辨识疮疡之属阴证者。如疮疡起病较缓,疮形平塌散漫,不疼或隐痛,或抽疼,皮色不变,或紫暗或沉黑,不热或微热;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溃则脓水清稀,脉沉细而无力,为疮疡阴证。常伴全
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
《张氏医通》卷十二方。半夏、赤茯苓、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五分,苏叶、香附、槟榔(大便溏者不用)、木香、大腹皮、枳壳、桔梗各七分,人参一钱五分,肉桂、厚朴(姜制)各八分,生姜七片,红枣二枚。水煎服。治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