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片玉心书》。即风关。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食积生痰所致的咳嗽。《医学入门》卷五:“食咳,因食积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麦芽;伤生冷,以致肺胃不清,嗳酸吐泻,恶风寒者,五积散、理中汤、异功散;伤煎炒热物者,葶苈散,或
病证名。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参见五脏郁条。
经穴名。代号BL4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胸胁胀痛,脊背
见活人心法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