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惊风后引起的水肿。《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六:“惊水者,前后重叠受惊,致令心火燥盛,饮水过多,停积于脾,其候四肢肿,身上热,若其脉大者生,小者死。”治宜健脾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休息痢。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介绍】:见罗周彦条。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不)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性格特征为“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
指阳跷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至其为病,阳跷则阴缓而阳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