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脑鸣的别称。《四科简效方·内科通治》:“头响即脑鸣也。”详见脑鸣条。
即午夜。详十二时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七方。枳壳、枳实、川芎、柴胡、陈皮、香附、白芍药、炙甘草。为末,水煎服。治肝实火盛,左胁疼痛。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暑令感受湿邪所致的眩晕。有湿热与寒湿之分(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555~1636年【介绍】: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于1617年编写成《外科正宗》一书,分门别类,内容较为丰富,记述多种
病名。即席疮之今称。见该条。
病名。见《疡科心得》卷中。即悬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