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汤

桂枝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病头痛发热汉出恶风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去皮)、芍药,各一两半。甘草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三枚擘破,同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惟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可加黄芩半两。

夏至后加知母半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虚寒者,不用加减。

注意无汗休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别名阳旦汤(《伤寒论》)。

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抗炎与镇静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3(3):25,解热试验说明;75%桂枝汤能使发热家兔肛温降低0.71℃,皮温试验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8.13%。镇痛实验结果,在120分钟时,37.5%、75%桂枝汤使小鼠基础痛阈分别增高64.82%和105.35%;与0.1%***(20mg/kg)的作用相近;75%桂枝汤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90%。另外,桂枝汤有较强抗甲醛性炎症作用,致炎后1小时,37.5%和75%桂枝汤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5.72%和84.77%。实验还表明桂枝汤能抑制小鼠自由活动,增强***类药物的催眠作用。2.对巨噬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 《福建中医药》1983(1):61,本方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桂枝汤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为24.4%、吞噬指数为42.2%;对照组则分别为21.0%、36.4%,(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还参考Ashman、Ellingson提出的体温升高,巨噬细胞活动能力随之增强的观察结果,证实了原方“啜粥温覆”的科学性。并采用不同给药时间分组观察,发现每日服2~3剂或每日1剂连服数日的效果最佳,与仲景“后服小促”、“不愈更作”的记载一致。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

备注本方证属腠理不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治宜辛温解肌,调和营卫。方中桂枝散寒解肌为君;芍药敛阴和营为臣;生姜桂枝解肌祛邪,大枣助芍药和里营,并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摘录伤寒论

伤科补要》卷四: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别名桂枝治伤汤(《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桂枝枳壳陈皮红花香附生地 归尾 元胡索防风赤芍独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治手臂筋骨损伤。

用法用量童便、陈酒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鲍氏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风头痛,鼻鸣干呕,发热自汗恶风,或寒热汗出则少解,如疟状,脉浮洪虚大。感冒过汗。

用法用量每服5钱,煎8分,食前服。盖被取微汗。

盛夏时及淋家、酒家、衄家,于桂枝汤加黄芩,名阳旦汤;或夏日只用本方增芍药,名建中汤。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鲍氏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中客忤,吐青白沫,及食饮皆出,腹中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空心、午后,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保命集》卷中: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半两,白术半两,芍药半两,甘草2钱(炙)。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大肠经动,下痢为鹜溏,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成水泄,青色,其中或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内寒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1盏,煎至7分,去滓取清,宜温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千金》卷五: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半两,甘草2两半,紫菀18铢,麦门冬1两18铢。

功能主治婴儿猝得謦咳,吐乳呕逆,暴嗽昼夜不得息。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半升,以绵着汤中,捉绵滴儿口中,昼夜4-5次与之。

注意宜节乳哺。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桂枝汤风伤卫药也,以本方无治謦咳药,故去芍药、姜、枣,而易紫菀、门冬引领桂枝甘草以开发肺胃逆气,皆长沙方中变法,岂特婴儿主治哉。

摘录《千金》卷五

《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心3两,甘草(炙)3两,大枣12枚(一方用生姜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中风汗出,干呕。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圣惠》卷九: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1日,太阳受病,头痛项强,壮热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人行5里,以稀葱粥投之,衣盖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外台》卷三引《范汪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心2两,小蓝2两。

功能主治天行(匿虫)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纳猪肝10两,去上膜,细研,着汤中,和令相得,临时小温,若毒悉在腹内,尽服之;在下部者,3分药中用1分,竹筒纳下部中。服药一时间,当下如发大细虫5-6升。小儿半作之。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三引《范汪方》

《回春》卷二: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芍药、防风羌活川芎白术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实表散邪。主冬月正伤寒,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头痛,发热恶风,脊强,自汗,脉浮缓。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注意无汗者不可服。

摘录《回春》卷二

《摄生众妙方》卷四: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官桂、麻黄(去节,用枝)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感冒。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3片、葱1根,煎至8分,温服。取汗。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普济方》卷一○六: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大续命汤去白术加桂。

功能主治中风,急强大呼不自知觉,身体强直。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儒门事亲》卷十二: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别名桂苓汤

处方桂枝1两,茯苓半两,芍药1两,甘草7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汗。主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而未深,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不化,身表微热,两手脉息俱浮。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活人方》卷三: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防风3钱,羌活2钱,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苏叶1钱,桂枝5分,甘草2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午前后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4-7枚,麻黄(去根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初得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并2服。以衣被盖,令汗透。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术1两,甘草(炙,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水在心下,心悸动,欲得人按。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症因脉治》卷一: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白芍药、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西北方冬令伤寒,太阳经风伤卫,有汗,恶风,脉浮缓。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医学传灯》卷上: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3钱,白芍(生用)3钱,甘草2钱,大枣3枚,浮麦1撮。

功能主治伤风,脉来洪大无力,身热汗出者。

用法用量气虚脉细,加黄耆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幼科直言》卷四: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当归白芍(炒)、白术(炒)、白茯苓柴胡、熟半夏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疟来数次后,热少寒多者。

用法用量生姜2片,红枣2枚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幼科直言》卷五: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厚朴(炒)、陈皮甘草桔梗红花柴胡麦芽神曲木香

功能主治厥阴伤寒,腹痛作泻,或成结胸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2枚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心3两,芍药3两,生姜(切)3两,大枣12枚(破之)。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阴伤寒。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枣烂,去枣,纳药,又煮令微沸,可3升,分为3次服。取汗;无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

摘录《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伤风约言》: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2大园匕,芍药2大园匕,生姜7分。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以水3合,煎取1合,去滓顿服。中病即止。

摘录《伤风约言》

《治痢提要新书》: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酒芍4钱,桂枝2钱,炙草2钱。

功能主治发热,恶寒,自汗,腹痛下痢。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去滓,入饴糖3-5钱,微火解服。

摘录《治痢提要新书》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芎藭半两,半夏(汤洗7遍,生姜等分同捣,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菖蒲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芷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初得,其外证头项疼,腰背强,壮热语涩,恍惚,涕唾稠粘,遍身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盖覆取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千金》卷八: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3两,芎藭3两,独活3两,牛膝3两,薯蓣3两,甘草3两,附子2两,防风4两,茯苓4两,天雄4两,茵芋4两,杜仲4两,白术4两,蒴藋根4两,干姜5两,大枣40枚,踯躅1升,猪椒叶1升,根皮1升。

功能主治肝虚寒,卒然瘖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宿风所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7日。每服4合,1日2次,加至五6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肝虚卒犯疠风,面青肢缓乃肝之本病;至于瘖哑、便失,又为肾脏气衰不能统摄上下之兆。方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萃聚于一,方谓峻矣;犹恐肾中真阳式微,不能焕发脾气,乃以干姜生姜,佐术、附以温水、土二脏,且合成甘、姜、苓、术以祛肾着之邪;犹恐附子之力不逮,更需天雄统摄茵芋、踯躅、蒴藋、猪椒戮力并攻;犹恐茵芋等药过烈,因以大枣和之;其独活防风、芎藭、薯蓣、杜仲牛膝虽药中卑伍,然无老成无以约制强悍,克济刚柔之用;用酒渍者,酒能活络行经,彻内外而搜逐风毒之气也。

摘录《千金》卷八

《直指》卷二十六: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别名桂枝

处方辣桂。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打扑伤坠,瘀血混闷,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桂枝散(《普济方》卷三一一)。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七: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芎藭1两,远志(去心)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紫石英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3两,杏仁25枚(去皮尖双仁,炒),石膏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贼风,急强大呼,不自知觉,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7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服3次,夜服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惠》卷九: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芎藭1两,柴胡1两(去苗),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7日不解,头痛,小便清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里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幼科直言》卷五:桂枝汤

药方名称桂枝汤

处方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

功能主治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猜你喜欢

  • 回生保命黑龙丹

    《寿世新编》卷上:回生保命黑龙丹药方名称回生保命黑龙丹处方五灵脂(净)全当归大生地川芎良姜各60克百草霜乳香生硫黄真血珀花蕊石各6克制法前五味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煅红,待冷取研细末;后五味研末,同

  • 宁嗽汤

    药方名称宁嗽汤处方桑白皮(炒)紫苏细辛北五味子橘皮半夏(制)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缩砂仁枳壳(制)桔梗甘草(炒)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宣肺顺气,化痰止嗽。治诸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

  • 二母安嗽片

    药方名称二母安嗽片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

  • 二丹丸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二丹丸药方名称二丹丸处方丹参45克 丹砂6克(为衣)远志(去心)15克茯神30克人参15克 菖蒲15克 熟地黄45克天门冬45克(去心)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30克制法上

  • 桂术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桂术汤药方名称桂术汤处方肉桂、人参、茯苓、甘草、陈皮、五味、白术(土炒)、香附(酒炒)、苍术(泔水浸)、***、杜仲、补骨脂(盐水炒)。功能主治温补固涩。主妇人产后脾胃气虚,或

  • 降生散

    药方名称降生散处方苍术(制)2钱,枳壳1钱,桔梗1钱,陈皮1钱,杨芍1钱,白芷1钱,川芎1钱,当归1钱,肉桂5分,干姜5分,厚朴5分,半夏5分,茯苓5分,木香5分,杏仁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制法上

  • 甘露膏

    《兰室秘藏》卷上:甘露膏药方名称甘露膏别名兰香饮子(《兰室秘藏》卷上)。处方半夏0.6克(汤洗)熟甘草白豆蔻仁人参兰香升麻连翘桔梗各1.5克 生甘草防风各3克 酒知母4.5克石膏9克制法上为极细末,汤

  • 宫外孕I号方

    《中华医学杂志》1975(6):409:宫外孕I号方药方名称宫外孕I号方拼音gongwaiyun1haofang处方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症止痛。治宫外孕破损后不稳定型早期及

  • 解毒化滞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滞汤处方防风5分,荆芥5分,枳壳5分,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连翘7分,黄芩7分,茯苓7分,前胡7分,桔梗1钱,山楂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疹后吃食太早,咬指甲,撕口唇,(扌

  • 补肝丹

    药方名称补肝丹处方柏子仁1两,熟干地黄1两,沉香(1方用半两)1两,干山药1两,金钗石斛1两,石麻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黄耆1两,蔓荆子半两(1方加苁蓉1两,酒浸1宿,片切倍,杜蒺藜1两,木臼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