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风邪客于腠理,湿气相争,停于两睑,目时赤烂,湿之故也。”参见眼弦赤烂条。
即气阴两虚。详该条。
病证名。指膏粱积热,湿热伤脾所致的痿证。《症因脉治》卷三:“脾热痿软之症,唇焦齿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此《内经》脾热痿弱之症也。”治宜清热化湿。水湿生热者,可用栀连平胃散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胡椒药材之一种,详胡椒条。
书名。1卷。清·陈虬撰。1902年东瓯霍乱流行,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颇有效验,遂编此书。作者辨析瘟疫霍乱,对其病因、治法等多所答辩。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