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疮头稍黄,向裹黡亦似灸疮,四畔皰浆起,中心凹色赤,大如钱孔。治见疔疮条。
俗称纸捻、纸钉、药钉。《卫济宝书》卷上:“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强的纸张做成。一般截成1.5×8厘米(以平方厘米计),搓成条状,长短以窦道长短而取舍。其作
《医方经验汇编》方。川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甘草、栀子(炒黑)、苏荷,板蓝根、青黛、西洋参(隔汤燉)、当归(酒洗)、大生地(炒)、广郁金、紫背浮萍、紫菊花(亦可用根)。水煎服。治葡萄疫。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张氏医通·腹痛》:“当脐痛为肾虚、任脉为病,六味丸加龟板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为本虚受寒,小建中汤和之。”本证亦可由虫积引起。参见脐中痛、虫积腹痛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实者泻之。对邪气亢盛、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
病证名。又名寒泄。见《证治要诀》卷八。多因寒气内袭,脾阳虚衰所致。《时病论》卷三:“盖寒泻致病之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下陷而为便泻。故所下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