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猪骨

猪骨

《中药大辞典》:猪骨

药材名称猪骨

拼音Zhū Gǔ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猪科动物骨头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功能主治治下痢、疮癣。

①《纲目》:"颊骨煎汁服,解丹药毒。"

②《王圣俞手集》:"猪项上蜻蜓骨烧灰,涂一切头项疽毒,凡脑疽、鬓发、对口等症,麻油调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灰研末。外用:烧灰调敷或馏油涂。

复方①治下痢红白:腊猪骨烧存性,研末,温酒调服三钱。(《纲目》)

②治牛皮癣:猪骨馏油。将新鲜猪骨晒干,砸开骨髓腔,装入干馏器内,加热,收集馏液冷却后即得。将患部洗净后,涂骨馏油一薄层,用绷带包裹,每日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骨

药材名称猪骨

拼音Zhū Gǔ

英文名Pig's bone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除去毛及内及,剔去肉,留取骨骼,洗净,晾干。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状性状鉴别,头骨上颌骨侧面观呈直角三角形,吻部长而尖,眼眶倒卵形。牙齿44枚。四肢骨肱骨无髁上孔(习称凤眼);股骨约长23cm,骨体微弯,肌骨头呈半圆球形;胫骨呈三棱柱状,略弯曲,上端膨大,向下渐细,全体心船桨状。断面髓腔宽大,骨质薄显油性,呈污黄色,质坚实。气微腥。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 从猪四肢骨制取的骨干注射液5ml/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显着抑制作用。分别用猪筒状骨或蹄爪骨制取的骨于注射液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区别。骨宁注射液7.5g/kg腹腔注射,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也有显着抑制作用。从骨宁注射液小除尽游离氨基酸后,对蛋清性关节炎仍有明显抗炎作用,经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为多肽或蛋白肽。抗炎蛋白肽(protide)4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证明其为抗炎有效成分。

猪骨针剂5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5g/(kg·d)或2.5g/(kg·d),腹腔注射,连续5d或7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显着抑制作用,表明其耐渗出性与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此外,猪骨针剂对家兔皮肤血管通透性也有降低作用。

2.镇痛作用骨于注射液1ml/只或1.5mg/只腹腔注射,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表明其有镇痛作用。

3.骨诱生作用猪骨基质明胶(PBMG)植入人工所致兔胫骨缺损处,经X线和组织学检查证明,在植入后第4星期,pB-MG周围形成纤维性肌痴,PBMG被逐渐吸收,第8星期时产生成团的骨母细胞,12星期有大片新骨出现、16星期缺损区完全为新生骨填充。PBMG诱导的成骨方式,先由骨缺损的中央区诱导,逐渐向四周发展,最后与骨床相连接,成外作用明显快于传导性成骨。在体外组织培养中,pBMG也时启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向软骨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分化,也入骨诱生作用。

在异种BMG修复骨缺损过程中,于第4星期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一种轻度排斥反应,但对BMG的诱生成骨作用影响不大。pBMG的骨诱生作用取决于其小的有效成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BMP与宿主骨间充质细胞受体结合,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骨母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方向转化,或经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向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方向分化。

猪骨形态发生蛋白(pBMP)1-2mg分别植入小鼠肌肉或皮下组织内,植入后10d,出现骨组织,15d出现板层骨和骨髓腔间充质样细胞,逐渐转化为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最后形成异位新骨。在pBMP6个组分中,Pa成骨作用较好。将pBMP5-10mg、pBMG40mg和猪脱钙骨40mg分别植入小鼠股外侧肌间隙中,结果pBMP有良好诱生作用,另两组效果不明显。将pBMP5mg和20mg分别植入大鼠人工所致颅骨缺损处,新骨和骨髓形成的效果在20mg剂量组较好。BMP与牙髓组织共同培养,4星期后出现核偏向一端的椭圆形细胞,可能是初期造牙本质细胞。将狗牙切髓后用BMP盖髓试验,术后10d有牙本质桥形成、且有部分管状牙本质,术后30d断髓处形成牙本质桥,可能因牙髓切断后,牙髓固有细胞充分化为未分化细胞,后者在BMP作用下,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骨样牙本质门则pBMP在人工所致兔烧骨骨折或骨缺损的骨诱生试验中,如加入维生素 C、B及葡萄糖酸钙(复方 pBMP)则骨诱生效果更好。如将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与复方BMP合用,则骨诱生作用优于复方BMP。在大鼠腰椎缺损的BMP骨诱生试验中加入纤维蛋白胶状物和自体网状骨,对BMP的骨诱生也有明显促进作用。上述试验表明BMP是一种具有种属同源性、生物相容性好和抗原性小等特点的骨诱生因子。

4.其他作用 用大鼠代谢试验表明,从猪骨制取骨钙盐,骨钙吸收率平均为59.12%,其中利用率92.97%,与化学合成的磷酸氢钙相比,骨钙能更有效地被动物利用。小鼠肌肉内植入BMP,也能诱导新生造血骨髓,此过程类似于胚胎骨和骨髓的发生,但BMP诱导的骨髓造血作用是暂时的,在其出现2星期内即转化为脂肪组织。骨宁注射液1ml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和兔血压无影响,若注射2ml则有短暂降压作用。

5.毒性骨宁注射液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50mg/kg,大鼠腹腔注射的 LD50>100mg/kg。对动物血凝、胸腺和血压等无明显影响。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给免和大鼠静脉和腹腔注射骨于注射液,连用30d,未产生异常反应,也无刺激性和过敏反应。猪骨针剂0.5g/只和1g只静脉注射,观察24h无异常反应。给小鼠每口腹腔注射猪骨针剂0.5g/只(相当人肌内注射用量的625-1250倍),连用10d未见异常。小鼠腹腔注射,兔滴眼试验,均未见有刺激性。骨钙盐5g/kg,10g/kg和15g/kg灌胃,经1星期观察未见中毒症状。

性味味涩;性平

归经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昌渴;解毒;杀虫止痢。主消褐;肺结核;下痢;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180g;或烧灰研末,每次6-9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或馏油涂。

复方①治下痢红白:腊猪骨烧存性,研未,温酒调服三钱。(《纲目》)②治牛皮癣:猪骨馏油。将新鲜猪骨晒干,砸开骨髓腔,装入干馏器内,加热,收集馏液冷却后即得。将患部洗净后,涂骨馏油一薄层,用绷带包裹,每日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1.《纲目》:颊骨煎汁服,解丹药毒。

2.《王圣俞手集》:猪项上蜻蜒骨烧灰,涂一切头项疽毒,凡脑疽、鬓发、对口等症,麻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虎俐根皮

    药材名称老虎俐根皮拼音Láo Hǔ Lì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

  • 红寒药

    药材名称红寒药来源爵床科刺粉芦莉草属植物红寒药Aporuellia scaposa C. B. Clarke,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用法用量2

  • 闹狗药

    《中药大辞典》:闹狗药药材名称闹狗药拼音Nào Gǒu Yào别名小鸡骨常山、见血飞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小鸡骨常山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小鸡骨常山,又名:阿斯木、

  • 黑花韭

    药材名称黑花韭拼音Hēi Huā Jiǔ别名黑花野韭、山韭菜、野韭菜、野薤白、苍山黑花野韭来源百合科黑花韭Allium tchongchanense Levl.[A. bulleyanum Diels

  • 火赤链蛇

    药材名称火赤链蛇拼音Huǒ Chì Liàn Shé别名大赤链、赤链蛇、红斑蛇、赤练蛇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以全

  • 土黄芩

    药材名称土黄芩拼音Tǔ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

  • 壶卢秧

    药材名称壶卢秧拼音Hú Lú Y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葫芦和瓠瓜的茎、叶、花、须。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L.sicera

  •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qu

  •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药材名称榆仁酱拼音Yú Rén Jiànɡ别名榆酱(《齐民要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赤瓟根

    药材名称赤瓟根拼音Chì P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