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属于唇疔之一。见《治疔汇要》卷上:“承浆疔,生于唇棱下陷中,系督脉所经之处。”见唇疔条。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皮硝。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泻热,通便,软坚。①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克。②治小儿食积,外敷脐部;乳痈初起及哺乳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见孙文垣医案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中风或热病邪入营血内闭时出现的证候。以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或昏迷不省、身热肢厥为特征。《证治汇补》:“闭者,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然在内,但与开关利气,则邪自散。”《冷庐医话》:“闭证口噤目张,两手握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