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6克附子10克(炮,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4.5克(切)大枣6枚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白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9克附子10克(炮)甘草6克(炙)桂心12克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精气。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

《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白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2两,附子(炮)、茯苓(去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肠胃虚湿,肠鸣泄泻,或多自汗。

用法用量方中附子茯苓用量,《普济方》引作“各一两”。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

医学发明》卷五:白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2两,陈皮2两,厚朴(姜制)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去皮)半两,肉桂4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寒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作中满腹胀,作涎,作清涕,或多溺,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多冷,时作隐隐而痛,或妄见鬼状,梦亡人,腰、背、胛、眼、腰、脊皆痛,而不渴不泻,脉盛大以涩。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3盏,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五

猜你喜欢

  • 高良姜羊肉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羊肉汤处方高良姜1两(锉),赤芍药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羊肉1斤半(细切),桂心1两。制法除羊肉外,上为末。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及胁肋里急,不下饮食。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都煮

  • 芦甘丹

    药方名称芦甘丹处方上芦甘石(最细腻者,煅,黄连汤淬3-4次,拣净,研细,水飞漂)2两,上血竭5钱,海螵蛸(去背)5钱,真轻粉4钱,乌芋粉2两,漂牡蛎粉1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密贮。功能主治拔毒止

  • 白面饼

    药方名称白面饼处方白面2钱,砂糖2钱。功能主治咸哮,食咸味即发者。用法用量用饴糖饼化汁,捻作饼子,炉内煠炒,撩出,加轻粉4钱,令病人吃后吐出病根即愈。3涌3补,屡建奇功。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 细辛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细辛散药方名称细辛散处方细辛(去苗.一钱)白术(去芦.一钱)独活(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肉桂(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厚朴(姜制.二钱)麻黄(去节.二钱

  • 桂浆粥

    药方名称桂浆粥处方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功能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

  • 金砂丹

    药方名称金砂丹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取肉)1两,乌蛇(酒浸,去皮骨取肉)1两,蝎梢(炒)1两,白僵蚕(炒)1两,***屑1两,玳瑁屑1两,天麻1两,人参1两,白茯神1两,甘草(炙)1两,龙脑(研)1分

  • 决明洗眼方

    药方名称决明洗眼方处方蕤仁18铢,秦皮18铢,黄连18铢,萤火虫7枚,决明子1合。功能主治眼漠漠无所见。用法用量以水8合,微火煎取3合,冷以绵注洗目,日3次。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蕤仁、川连、决

  • 理气散寒汤

    《会约医镜》卷七:理气散寒汤药方名称理气散寒汤处方苍术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藿香砂仁枳壳各2.5克木香1.5克香附乌药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

  • 复方清肺止咯汤

    黄文东方:复方清肺止咯汤药方名称复方清肺止咯汤处方桑叶9克,桑皮9克,地骨皮15克,生甘草9克,生地15克,地榆15克,枇杷叶12克,炙紫菀15克,黄芩9克,黛蛤散15克(包)。功能主治平肝清肺,宁络

  • 地黄膏子

    药方名称地黄膏子别名地髓煎丸处方熟地黄8两,净蜜18两。制法将熟地黄为末,同蜜熬成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本脓血气衰乏,经气不调,虚烦发热,肌体瘦悴,形羸弱困,饮食不进,欲成劳病。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