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茶

石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凉解毒。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疾患。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拼音Shí Chá

别名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东南长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东南长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长约4cm。叶4-16,均基生;叶柄长1.8-8cm,粗壮,有短糙毛;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有2.2-10cm,宽1-3.6cm,先端急尖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密小牙齿,两侧均被短伏毛,侧脉每侧5-7条。聚伞花序状,2-4条,2-3回分枝,第短伏毛;花萼长4.5-7mm,5裂达基部,裂片狭线形,外面被短伏毛,内面无毛;花冠长1.5-2cm,外面被短柔毛,内面近无毛,简狭钟状,上唇长3-5mm,2裂至中部,裂片斜扁三角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卵形;雄蕊无毛,花药椭圆形,退化雄蕊2,长约0.5mm;花盘环状;雌蕊长约1.6cm,疏被小腺体;子房无柄,柱头扁球形。蒴果线形,长2-3.4cm,无毛。种子狭窄椭圆形或纺锤形,长0.4-0.5mm。花期4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山坡石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味苦;辛;怀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主感受风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羽铁角蕨

    药材名称大羽铁角蕨拼音Dà Yǔ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别名萃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大羽铁角蕨的全草

  • 细柱五加

    药材名称细柱五加拼音Xì Zhù Wǔ Jiā英文名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来源为五加科植

  • 指天椒

    《中药大辞典》:指天椒药材名称指天椒拼音Zhǐ Tiān Jiāo别名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

  • 白花穿心莲

    药材名称白花穿心莲拼音Bái Huā Chuān Xīn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须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graphis laxiflora (BI.) Lindau [

  • 莿(木冬)

    药材名称莿(木冬)拼音Cì ( Mù Dō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Scolop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莿冬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紫花地丁

    《中国药典》:紫花地丁药材名称紫花地丁拼音Zǐ Huā Dì Dīnɡ英文名HERBA VIOLAE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

  • 类梧桐

    药材名称类梧桐拼音Lèi Wú Tónɡ别名接骨树(《云南中草药选》),梅芍秒(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类梧桐的根皮或茎皮。茎皮春季采集,根皮秋后采集

  • 辣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椒药材名称辣椒拼音Là Jiāo别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来源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C. annu

  • 白珠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药材名称白珠树拼音Bái Zhū Shù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来源为杜鹃花科

  • 朴消

    《中药大辞典》:朴消药材名称朴消拼音Pǔ Xiāo别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