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穴位磁疗法

穴位磁疗法

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磁穴疗法经络磁场疗法等。具有镇静、止痛、消炎、降压等作用。操作时,使用不同大小、强度的磁片或磁珠置放在有关穴位表面,以产生恒定磁场。临床上对于局限于浅部的病变,可以用单置法,即只用一块磁片,将其极面正对治疗部位;为了使磁力线充分穿过治疗部位,可以用对置法,即将两块磁铁片的异名极面以相对方向贴敷到治疗穴位上,如内关外关内膝眼外膝眼等;也可以用并置法,即用相距较近的穴位,根据同名极相斥的原理,可使磁力线深达内部组织器官。磁疗剂量,一般年轻壮实者用中、大剂量(4000~6000GS;6000GS以上),反之用小剂量(4000GS以下)。但对白细胞总数在4000以下、急性严重疾患、体质极度衰弱、皮肤溃破或经初次磁疗后有明显副作用者忌用。

猜你喜欢

  • 紫贝齿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紫贝之处方名,详该条。

  • 筛骨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 秋时晚发

    即伏暑。《时病论》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其脉必滞,其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

  • 耳尖

    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耳廓上端,卷耳取之,尖上是穴(《奇效良方》)。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等。直刺0.1寸;或点刺放血。②经穴别名。见《银海精微》。即率谷,见该条。

  • 阴脉之海

    指任脉。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脉,阴维脉和冲脉均会于任脉,有总调一身阴气的作用,因称阴脉之海。《十四经发挥》:“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属阴脉之海。”

  • 新刻温隐居仙方前集

    书名。系《温隐居海上仙方》的一种传本。详该条。

  • 假油麻

    见《岭南草药志》。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脾热病

    病证名。指脾受邪热所致的病证。《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

  • 六经伤寒辨证

    书名。4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发生诸证的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的不同,

  • 女科秘旨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