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某些对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穴位的治疗方法。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蚖……以葪印其中颠。”意即用芥子泥敷贴头顶中央。《针灸资生经》称此法为天灸。一般选用大蒜、毛茛、天南星、蓖蔴子、威灵仙
出《子母秘录》。即没食子,详该条。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穴位名。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八华条。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腹胀,后闭,食为寒呕,名太阴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头痛。详该条。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