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著

肝著

病名。指胸痛时每欲蹈压,初起常喜饮热之症。多因邪气留着,肝脏气血滞而不畅,上逆于肺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有因肝虚所致者。《证治准绳·杂病》:“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也,宜补肝汤。”亦有因劳怒所致。《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肝著,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

猜你喜欢

  • 回阳玉龙散

    即回阳玉龙膏,见该条。

  • 松胶香

    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 诊脐

    观察脐部的诊断方法。《台州原文》:“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轮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按之有力为真气充足;按之无力为脏气虚衰。外观应注意有无脐肿、脐湿、

  •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 胡盐

    即戎盐。见该条。

  • 夏脉如钩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瘰疬漏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初起如梅李枣核,随处可生,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久则化脓成漏。宜内服斑猫散。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

  • 油桐果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油桐子,详该条。

  • 月水不调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地贯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