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茅莓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猕猴桃根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药材名称猕猴桃根拼音Mí Hóu Tá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陕西中草

  • 连翘根

    《中药大辞典》:连翘根药材名称连翘根拼音Lián Qiáo Gēn别名连轺(《伤寒论》)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性味《汤液本草》:"气寒,味苦。&quo

  • 枸橘刺

    《中药大辞典》:枸橘刺药材名称枸橘刺拼音Gōu Jú Cì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中

  • 蒌叶

    药材名称蒌叶别名蒟酱、青蒟、芦子、大芦子、槟榔蒟、槟榔蒌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蒌叶Piper betle L.,以全株或茎、叶入药。全株及茎叶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

  • 牛肚

    《中药大辞典》:牛肚药材名称牛肚拼音Niú Dǔ别名牛百叶(《本草拾遗》),牛膍(《纲目》)。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性味①《日用本草》:"味甘,平。&quo

  •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药材名称土附拼音Tǔ Fù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

  • 红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药材名称红山药别名红孩儿、野红薯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辛,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

  • 木蝴蝶树皮

    《中药大辞典》:木蝴蝶树皮药材名称木蝴蝶树皮拼音Mù Hú Dié Shù Pí别名土黄柏(《南宁市药物志》),土大黄(《广西中药志》),千张纸树皮(

  • 红辣槁树皮

    药材名称红辣槁树皮拼音Hónɡ Là Gǎ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辣槁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kwangtungense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